(檳城18日訊)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中總)總會長拿督吳逸平認為,政府繼續通過財政修復和政策改革措施,將2025年的財政赤字減少到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低於2024年預計的4.3%,這將使國家走上可持續的財政道路,創造一個有利於增長、機會和繁榮的環境。
中總針對2025年國家財政預算案,於今日傍晚舉辦一場線上論壇進行即時點評。吳逸平在活動上說,財案聚焦於提升大馬的全球競爭力,幫助國內企業和工業掌握採用技術、數字化、減碳、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能力,以及加強研發、商業化與創新。
支持簡化官僚程序數字化
他表示,政府承諾簡化官僚程序、加快業務審批流程、集中協調以及公共服務數字化,中總全力支持。
“聯邦、州級及地方政府需要有更好的協調,以避免工作重疊,節省企業的時間和資源。例如,常規申請流程可以通過自動審批系統完成。”
他也說,中總期待《ILTIZAM倡議》的草擬完成,以及《政府效率承諾法案》的立法,這將提升公共服務系統的運作效率,減少官僚主義,提升生產力,增強我國在區域內的競爭力。
最低薪調至1700合理
他指出,政府提議將最低工資提高到每月1700令吉,固然將增加中小微型企業的僱傭和運營成本,但中總認為這是合理的。至於外勞多層次人頭稅的提議,他說,中總敦促政府將全額徵收的稅金重新投入到另設的基金中,以用於支持僱主進行自動化項目的融資。
論壇的點評嘉賓有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董事兼經濟學家李興裕、中總財政兼稅務專家拿督孔令龍、中總高級顧問張國林和顧問拿督黃婉冰。
提出5方案
“擴張性”財案穩定經濟
李興裕認為,2025國家財政預算案內的數字都是創新高,包括總支出達到4210億令吉,這是一份“擴張性”的財案,主要想穩定財經狀況,保持並持續促進經濟動力,讓我國有更加穩固的經濟。
他說,整個財案提出的方案有5項,分別是:
一,用政策改革保持財政的修復性,幫忙促進中期經濟的增長;
二,舒緩生活費的壓力,雖然通脹率還是偏低;
三,持續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國內外的直接投資;
四,增加國內企業的撥款,比如在人力資源發展方面;
五,提高永續發展性,包括照顧氣候變化方面以及2026年推行碳稅。
但他提醒,許多內外因素,包括津貼的合理化措施、公務員調薪、調高最低薪金,加上中東局勢、美國總統大選、戰爭等,都會對通貨膨脹造成壓力,而財案沒有特別提及控制通貨膨脹的措施。
孔令龍:有9減稅措施
月入3700至3800或不必繳稅
孔令龍指出,2025年財政預算案大約有9項個人稅務減免措施,以此看來,月入3700至3800令吉的中收入階層人士,很大可能不必繳付個人所得稅。
“本來這個群體每月必須繳付500令吉的稅,但因為這些稅務減免項目,不需要給這筆稅,而在市場上消費。”
他也說,儘管政府沒有重啟消費稅,但目前看來銷售和服務稅(SST)已慢慢擴大,未來很可能增加更多的稅務,就如向非必需品(如三文魚和牛油果)徵稅的做法。
張國林:短期無大動盪
股市中長期迴響正面
張國林說,財案的影響力在短期內不會造成我國股市出現很大的動盪,但對1年至3年內的中長期發展肯定帶來正面的迴響。
他表示,團結政府上任22個月以來致力於減低財政赤字及國債,從甫宣佈的2025財案也看到政府下定決心要削減燃油補貼,這種長期及持續性的努力勢必將增加投資者的信心。
因此,他認為,對即將在未來幾個月要來東南亞投資的外國投資者來說,馬來西亞將是他們的首選之地,畢竟外來投資者很看重所投資國家的貨幣穩定性,而今年的令吉走勢在東南亞國家之中表現最好。
2%股息稅影響不大
至於2%股息稅,張國林認為,這不會對外國籍的股民造成影響,對本地股民造成的影響也不算太大,並沒像市場所預估的那麼大的擔憂。這措施能增加國家的收入,鞏固我國的經濟狀況。
“很多外國投資者的錢是直接進去他們的基金,所以對他們來講是完完全全沒受影響的,比如我是買美國的退休基金,我買的話,錢是回到我的退休基金,而不會被收取這個2%稅率。”
黃婉冰:撥5000萬補助金
鼓勵企業數字化保競爭力
黃婉冰說,通過財案可看到政府在鼓勵企業邁向數字化的舉措,主要是政府將撥款5000萬令吉作為中小型企業和小販數字化的補助金,協助本地企業家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她指出,這項補助金自2019年財政預算案就開始提供,以每個中小企業可獲5000令吉補助金來看,大約只能讓1萬家企業從中受惠,但也聊勝於無。
她坦言,雖然5000令吉並不足以讓企業完全走向數字化,但至少能協助企業踏上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
她說,有關智能物流公司在未來5年可享有60%投資稅務減免的舉措,也值得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