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案好康
财案视频
最新
财经分析
民意调查
财案报道
经济报告书
已阅
次转发
已阅
次转发
财案重点
国防部获拨款217亿令吉 内政部获212亿令吉拨款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宣布,国防部获拨款217亿令吉,内政部则获212亿令吉拨款,重点放在通过多项主要举措提升国家防卫与安全准备工作。
3星期前
助中型企业飞跃成长 国库控股MGIP 推动经济转型
在大马经济发展战略中,中型公司(MTC)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些企业往往已经脱离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并在本地市场建立起稳固基础,却仍未能在国际舞台上完美展翅。 为协助它们打破发展瓶颈,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erhad)通过Dana Impak,推出了为这些公司量身打造的“中型公司增长创新项目”(MGIP)。 MGIP的出现,不仅是一次创新发展的契机,更是我国在探索新转型途径的大胆试验,以应对日益激烈且快速演变的经济环境。该项目着力解决的正是许多大马中型企业面临的最真实的困境,即如何从“潜力”迈向“腾飞”。 中型公司的潜力与挑战 据大马对外贸易发展局(MATRADE)的定义,制造业的中型公司年营收额是介于5000万至5亿令吉之间,而服务业的中型公司年营收额则介于2000万至5亿令吉之间。 这类公司的数量不多,却举足轻重。它们往往处在价值链的中间位置,比中小企业更具规模与技术积累,但又未如跨国企业般拥有强大资本与全球网络。 这些企业是大马经济的“隐形中坚力量”。据估算,中型公司在全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中占有可观比例,不仅在就业市场中贡献巨大,更在供应链稳定、产业衔接与出口导向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它们面临的挑战也十分棘手,大致上可分为四项: 融资困境:银行信贷门槛较高,而风险投资多偏向初创企业,中型公司往往陷入“融资夹心层”。 国际化瓶颈:要进入区域或全球市场,需跨越技术认证、人才流动与法规壁垒。 研发与创新不足:相比跨国企业,本地中型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仍有限,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 人才竞争:高端人才更倾向跨国公司或新兴独角兽,中型公司常常陷入“招人难、留才难”的循环。 MGIP的战略意义 MGIP的设立,正是针对这些痛点。有别于传统的企业援助计划,MGIP并非单纯的补贴或短期融资,而是一套融合资金、战略、培训与网络的全方位成长框架。 根据国库控股的文告,MGIP的推出与大马经济长期发展目标密切相关,项目将推动企业在数字化与绿色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本地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减少对传统资源型经济的依赖;最后则是通过提升中型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间接推动大马实现高收入国家愿景。 国库控股董事经理拿督阿米鲁费沙指出,通过Dana Impak,国库控股同时扮演催化剂与连接线的角色。他说:“我们专注于提升本地中型公司的能力,展现了我们推进大马战略的承诺,以增强大马经济竞争力和韧性。” 这意味,MGIP不只是企业的成长工具,更是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家不同领域的中型公司现身说法 MGIP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件和战略框架中,更体现在企业领袖的真实经历里。三家成功参与的中型公司—NSW Automation、Sipro塑料工业与Enda集团,与《星洲日报》分享了他们的转型与收获。 NSW Automation:从本土起步到全球舞台 成立于2004年的NSW Automation,最初只是一个位于槟城的小型创业团队。创办人兼董事经理巫建毅回忆道:“那时候办公室只有几个人,大家都要身兼数职。客户若订购一台自动化设备,我们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月才能交付。” 创业初期,NSW多数承接的是小规模定制化项目。自2010年起,公司逐步明确方向,专注研发电子与半导体行业的高精密自动化设备。历经20年耕耘,NSW已成为供应链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区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巫建毅坦言,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方面: 客户验证周期过长:半导体客户往往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通过一台设备的认证。 人才竞争激烈:东南亚区域的工程师流动频繁,留才尤其困难。 国际市场壁垒:不同国家的法规与认证标准,让扩张充满不确定性。 加入MGIP,成为公司在战略思维上的转折点。通过高强度培训与实战演练,团队学会了“反向推导(working backwards)”方法论,即先厘清客户痛点,再反向推导研发流程。 巫建毅说:“以前我们常常从工程师的角度去想问题,现在我们更关注客户的痛点。” MGIP也让NSW团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虽然项目并非专门针对人力资源,但其方法论迫使公司反思团队能力,并推动在培训与招聘上设立更高标准。 “未来我们不仅要做精密机械,更要在智能软件和人才梯队上具备国际竞争力。” Sipro塑料工业:传承与创新并进 如果说NSW代表着“科技导向”的成长曲线,那Sipro塑料工业有限公司(Sipro Plastic Industries)的故事,则是家族企业如何在高压行业中突破瓶颈的最佳写照。 Sipro塑料工业由拿督诺莱尼于1992年创办,如今已逐步交由女儿阿菲卡艾达执行。该公司在沙阿南与吉打均设有厂房,主要客户涵盖第二国产车(Perodua)、宝腾(Proton)、丰田、本田等汽车品牌,以及松下、柯尼卡美能达等电子电器巨头。 30年来,Sipro经历了数次大考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7年全球经济低迷,以及冠病疫情的冲击。不过,塑料制造业本身的高资本密集特性,让企业始终背负资金周转与设备投资的巨大压力。 汽车行业客户的严苛要求,更让公司不敢有半点松懈:零缺陷、每年降本、交货延误罚款。这些规则无时无刻不在倒逼企业精益求精。 阿菲卡苦笑道:“我们的客户延迟一分钟交货,就可能被罚500令吉。” MGIP为Sipro带来的改变,在于思维模式的转变。阿菲卡直言:“以前我们经常是先开发产品,再去找客户;但MGIP让我们学会了以客户需求为起点,反向设计解决方案。” 尽管资源限制让公司尚未推出全新产品,但MGIP的方法论已帮助团队在市场开拓和战略思考上更有结构性。更重要的是,Sipro借此计划拓展了宝贵的行业人脉,与同业伙伴与专家建立联系,甚至找到潜在合作机会。 阿菲卡总结道:“不要犹豫,加入MGIP,它或许不会立即带来成果,但能改变企业的思维方式。” Enda集团:从创新祈祷服到行业领导 Enda集团的故事,则展现了零售与品牌企业如何通过MGIP完成战略升级。 集团旗下的 “Siti Khadijah” 品牌创立于2009年,灵感源自创办人旺法兹拉的日常观察。那时候,她发现市面上的祈祷服普遍不合身、不舒适。随后,她与丈夫阿米努丁携手研发出一种贴合脸型、舒适耐用的设计,迅速打开市场。 十余年来,品牌从200套产品的销售起步,如今已成长为在全马拥有60家门店的区域品牌,并成功进军印尼和新加坡市场。更难得的是,它成功将祈祷服从“廉价日用品”提升为高价值产品,定价可高达250令吉,却依然深受消费者追捧。 然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Enda集团也曾多次陷入增长停滞。首席执行员莫哈末蒙齐尔回忆道:“我们曾有三次陷入瓶颈,每次都要靠创新与战略重整才能突破困境。” 疫情时期,集团旗下59家门店在斋戒月销售旺季期间被迫一夜关闭。面对严峻考验,团队果断转向电商平台,让线上销售从不足10%跃升至100%,不仅撑过难关,更在危机中保持盈利。 MGIP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系统化的战略工具。首席战略规划员莫哈末慕海敏强调,MGIP提供的不只是课堂知识,而是一种让管理层回到客户需求本质的思维方式。通过为期4个月的学习,团队重新厘清了方向,避免了盲目扩张。 蒙齐尔总结道:“这不仅是一个学习项目,而是一场让我们重新获得清晰战略的转折点,”。 对国家经济的长远意义 MGIP的推出,标志着大马在企业扶持政策上的一大转变。从中小企业孵化,迈向培育“区域冠军” 的全新阶段。 从NSW的技术突破,到Sipro塑料工业的传承与创新,再到Enda集团 的战略升级,这三家企业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MGIP的真正价值。它不是一次性的资金支持,而是一个长期的“成长加速器”,帮助企业建立起面向未来的能力。 在国库控股的引领下,MGIP有望推动更多中型公司从“本土强者”迈向“国际翘楚”,为大马经济带来更坚实的增长动能。 国库控股邀请更多大马中型公司申请下一期MGIP项目。欲知详情,请浏览: https://www.khazanah.com.my/our-investments/dana-impak/mid-tier-companies/
2月前
市场情报
市长:电子缴费省640万成本 停车固本允用至下月31日
(亚庇29日讯)亚庇市长拿督斯里沙宾沙米达今日披露,市政厅透过落实“Sabah Smart Parking”电子缴停车费应用程序后,成功节省高达640万令吉的营运成本。
11月前
程明智:砂沙商家联手 许多商机都能打开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砂拉越分会名誉顾问拿督程明智指出,在砂议会将会立一个新法令,砂拉越在1963年建国契约(MA63)的概念下,已经从联邦政府拿下天然资源与环境资源自主权。过去在联邦宪法没有清楚注明,环境是由哪一方负责,如未清楚说明,联邦政府就会设环境局去处理,如天然焚烧,取缔垃圾处理等。
12月前
邓立文:年轻人严重外流 斗湖邓家宗亲会须重组
(斗湖31日讯)斗湖邓家宗亲会会长邓立文表示,近几年斗湖年轻人严重外流,公会会员也越来越少,理事会今年首大任务就是要重组妇女组和青年团,加强团队。
1年前
守护每个家庭 赋能每段人生 MCIS寿险70年不变初心
在这充满变动与挑战的时代,保险早已不再只是签下一纸保单,而是一份守护的承诺,也是一份让生活更有底气的安全感。 作为马来西亚寿险业的中流砥柱之一,MCIS寿险(MCIS Life)70多年来始终秉持“Protect. Secure. Insure.”(守护·安心·保障)的初心,用真诚与专业陪伴无数家庭走过人生的高低起伏,并以行动诠释了保险的真正意义——不仅是保障,更是赋能生活的力量。 跨越时代的保障与守护 成立逾70载的MCIS寿险是马来西亚人耳熟能详的寿险品牌之一。多年来,它凭借稳健经营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赢得广大客户与合作伙伴的信任。 作为桑勒姆集团(Sanlam Group)全球大家庭的一员,MCIS寿险不仅拥有本地深耕的经验,也具备国际金融集团的专业与实力支撑。凭借这份国际背景与资源,MCIS寿险能持续在产品、科技与服务上创新,为马来西亚人提供更具前瞻性的保障方案。 “保险从来不只是数字与条款,它关乎人——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安心、每一个梦想的延续。” 让保险成为“向善的力量” MCIS寿险首席执行员帕拉什(Prasheem Seebran)拥有丰富的国际金融经验。他深信,保险的角色,应该超越传统的理赔与销售,成为推动社会健康与幸福的积极力量。 帕拉什强调,保险不该只是“买来备用”的工具,而是一种“赋能”,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安心、更有目标。 因此,MCIS寿险不仅关注理财与保障,更着力推广健康意识、预防观念与社区关怀,让保险成为连接人与希望的桥梁。 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体现在MCIS寿险与马来西亚国家癌症协会(NCSM)的长期合作中。 双方在早前携手推出的 “Purple Truck紫色行动”是一项面向全国的健康推广计划。这辆特别的流动检测车将穿梭于城市与乡镇,为全国各地,尤其是B40群体,提供免费的基本癌症筛检与健康教育服务。 这项计划充分体现了MCIS寿险的品牌精神,即保护生命,并赋能生活。保险的意义,不只是金钱赔付,而是持续守护与主动关怀。 以创新回应新世代需求 三大产品助力全面保障 随着健康风险的复杂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保险的期待也在改变。MCIS寿险以敏锐的洞察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包括: M-SureWealth:一款兼顾保障与储蓄的计划,既能让客户在获得保险保障的同时稳步积累财富,又能通过固定现金回馈与潜在红利,帮助用户实现长期理财目标。 M-CoreProtect:现代人面对的重大疾病种类日益增加,从癌症、心脏病到中风,都可能影响整个家庭的经济结构。M-CoreProtect提供了广泛的重大疾病保障,并具备灵活的理赔机制,可随年龄增长进行调整,确保客户在关键时刻获得最合适的援助。 NCSM Lung Shield:国内首款专注于肺部健康的保险产品,主要针对肺部疾病提供专项保障。从检测到确诊,再到治疗阶段,产品都提供相应的财务支持。这项创新特别适合居住在空气污染较高或工作环境风险较大的族群,体现了MCIS寿险细致入微的市场洞察。 这三款产品背后,体现了公司对社会现实与健康趋势的深刻理解。不仅是保险方案,它们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守护,帮助及陪伴客户更有信心地前行。 从被动保障 到主动守护 传统保险多在“风险发生后”发挥作用,而MCIS寿险希望“被动式保险服务”可以转变成“预防与健康管理”的形式。为此,MCIS寿险举办多种活动,包括社区活动、健康讲座及医疗机构的合作,希望可以让民众把健康视为一种长期投资。 这种转变,代表了保险业的新思维,将整体保险服务从被动反应转向主动参与,从经济补偿,转向生活关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信任是保险品牌最宝贵的资产。70多年的稳健经营,MCIS寿险累积了深厚的客户基础与信誉口碑。无论是老客户的口碑推荐,还是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MCIS寿险都以真诚、透明与持续创新赢得信任。MCIS寿险相信,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保险公司,应该在客户“最需要之前”出现。通过教育、健康筛查与持续陪伴,帮助客户预防疾病、减轻焦虑,并提升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MCIS寿险将继续以“守护国民,赋能生命”(Protecting Malaysians, Empowering Lives)为使命,推动更广泛的健康教育与保障普及。该公司也计划扩大与NCSM的合作版图,提升“Purple Truck紫色行动”的服务覆盖率,同时持续优化产品组合,让不同收入层级的家庭都能以可负担的价格获得合适保障。 从城市到乡村,从数字化平台到实体社区,MCIS寿险都在一步步实现一个更宏大的愿景,即让保险真正成为每个马来西亚人生活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保单,到如今的智能化服务,MCIS寿险始终以温度与信任连接每个客户。不仅是一家保险公司,MCIS寿险更是一个理解生活、陪伴成长的长期伙伴。 更多详情,请浏览MCIS寿险官网:www.mcis.my。
1星期前
市场情报
经济学家:考量薪金及企业成本 上调最低薪 是合理妥协
经济学家杰弗里威廉姆斯认为,政府将最低薪金从1500令吉上调至1700令吉,是在提高人民收入以及企业担心最低薪金将会增加成本、导致失业和以更高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之间,所达成的合理妥协。
1年前
马中总商会:成本涨恐重创中小企 外籍EPF应探讨替代方案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马中总商会)对政府有意在明年通过强制规定所有外籍员工须缴付雇员公积金的建议深感不解,希望政府重新检讨,同时探讨其他方式来达成。
1年前
塑胶厂商公会吁与业界对话 “应无限期推迟外劳缴EPF”
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对政府突然决定强制外籍员工缴纳公积金感到担忧,并强烈呼吁政府无限期推迟这项强制措施,并与业界进行建设性对话。
1年前
沙里尔: 最低薪影响多数人 预算案“劫富济贫”
播客节目《出去一下》主持人之一沙里尔韩旦表示,最低薪金从原本的1500令吉调高至1700令吉,是一项无须政府花费分毫的政策,但广泛波及的是偏低收入的大多数人民。
1年前
刘华才: 引入新税增企业压力 “财案丢中小企定时炸弹”
民政主席拿督刘华才说,2025年财政预算案犹如给中小型企业丢了一颗“定时炸弹”。
1年前
厂联:给业界足够时间调整 外籍缴EPF应展延2年
大马厂商联合会对于政府宣布所有非大马公民员工须缴纳公积金感到震惊,并呼吁政府展延两年后才执行这项政策,让企业界有足够时间调整。
1年前
后座议员俱乐部:防需要者错过补贴 应重审查家庭收入分类
国会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拿督莫哈末沙哈敦促政府重新审查家庭收入分类,以防止真正需要的人错过援助和汽油补贴。
1年前
总会:全马有50万外劳 建筑业月增1亿负担
马来西亚建筑商总会(MBAM)不同意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的,强制所有非公民工人缴纳雇员公积金(EPF)。
1年前
人权委会:包括难民无国籍者 财案无计划保护外国人
大马人权委员会强调,2025年财政预算案缺乏明确的计划来保护外劳、难民和无国籍人士的权利。
1年前
旺阿末达兰:没签署SSPA 12月调薪没份
旺阿末达兰表示,未签署公共服务薪酬制(SSPA)选项的公务员不会受到双重标准的对待。
1年前
佐汉:个人月入10万缴税19% “股息税仅2% 有何错?”
财政部秘书长拿督佐汉说,个人的每月收入若是10万令吉,就需要按法规缴纳19%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如是一个人或企业家的股息收入超过10万令吉,按2025年财案的建议仅需上缴2%股息税又有何错?
1年前
陆兆福:巴士司机月薪2千以上 公交机构不受影响
交通部长陆兆福今日说,将于明年2月生效的最低薪金制并不会对公共交通如巴士司机构成影响,因为巴士司机的平均工资是2000至3000令吉。
1年前
公服局总监:政府派500援金 公仆应回馈最佳服务
公共服务局总监丹斯里旺阿末达兰吁请公务员改善公共服务传递系统,以更好地为民服务,这与政府在2025年财政预算中对他们的奖励和关怀一致。
1年前
全国总商会:需公私领域努力 财案执行应高效透明
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NCCIM)敦促政府确保2025年预算案的实施高效且透明,并且需要公共和私营领域的共同努力。
1年前
公积金局:强制外籍缴纳 确保人人获社会保护
雇员公积金局首席执行员阿末祖克南指出,强制规定所有外籍员工需缴付公积金,是确保所有员工都能获得社会保护。
1年前
2025财政预算案|赛沙迪:定义未明朗 不应提及T15群汽油津贴
麻坡国会议员赛沙迪批评政府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到T15收入群体的行为,认为在尚未确定其定义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并不合理!
1年前
更多
whatsapp
facebook
email
evernote
gmail
iorbix
kakao
kindleit
kooapp
line
linkedin
messenger
outlook
skype
telegram
tencentqq
trello
tumblr
twitter
viber
weibo
yahoomail
yummly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