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案好康
财案视频
最新
财经分析
民意调查
财案报道
经济报告书
已阅
次转发
已阅
次转发
财案重点
市长:电子缴费省640万成本 停车固本允用至下月31日
(亚庇29日讯)亚庇市长拿督斯里沙宾沙米达今日披露,市政厅透过落实“Sabah Smart Parking”电子缴停车费应用程序后,成功节省高达640万令吉的营运成本。
6月前
科艺部助突破困境-赋能科技初创企业发展-【资讯】
作为以技术驱动的新秀,科技初创企业(Tech Startup)通过他们的创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解决市场需求或问题。 对于国家发展,这些初创企业不仅是在技术创新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还为一国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社会发展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从推动科技创新、创造就业,到促进经济增长、加速产业链升级,以及提升知识产权与促进社会变革,科技初创企业能够为一国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此外,他们也是带动企业界与国家数字化转型、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力量。 然而,马来西亚的科技初创公司无论在成长,抑或要进一步扩展时,依然面对不小的挑战,其中不乏融资难题、法规与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压力等。 科学、工艺与革新部长郑立慷受访时表示,初创企业一旦成功,就会足有带领整个行业的能力。 “不只是初创企业自己,它还能够带领整个行业往上攀升。因此,投资初创企业是等同于投资整个价值链,而非仅仅投资一家公司。” “这也是为何科艺部知道科技初创企业的风险不低,但依然继续给他们伸出援手的最大因素。” 他强调,科艺部在提供援助或投资的过程中,确保所有流程是保持严谨,尤其其中涉及的资金都是纳税人的钱。 传统管道难获融资 科技初创企业必须从一个创新的想法起步,经过原型设计、组建团队,到完成本身的产品或服务、取得市场验证,才正式迈入真正的成长阶段。在这过程中,资金或融资往往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若创办人没有充足的资金,他们就得寻求获取资金的方案。不过,其他方案通常不会出现我们传统印象中融资单位——银行。 “科技公司到普通的银行贷款,是难以成功的。为什么?因为银行的作风属于保守型,会忧心风险高;其次是银行缺少熟悉科技的团队去了解这些科技公司的产品或技术,所以无法提供他们贷款。” 郑立慷指出,科艺部考量到这些科技新创企业面对的窘境,所以通过旗下不同专业机构去鉴定,继而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 例如,部门旗下的马来西亚债务创投公司(MDV)是专于提供贷款给科技公司,而且考量到风险高所以也会收取较高利息。他透露,不少新创企业依然会选择向MDV贷款,因为他们难以通过银行贷款。 “这是我们提供的其中一项便利。整体而言,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帮助这些本地的科技初创企业,以便他们能够自行在市场上站起来。” 积极探访与聆听 为企业伸出援手 为更深入了解本地科技公司的发展,郑立慷近年拜访了多家企业,发现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具有不小的潜力。 “一些公司或许看起来不大起眼,但他们其实具有非常特别的技术,可以真正帮助我们解决我们面对的一些问题。” 他透露,参观这些企业之余,他也聆听了企业的心声,了解大家通常面对什么挑战或问题。 他也提到,有些初创公司向他反馈,本身具有优秀的技术与产品,却难以出售给马来西亚政府;部分业者是先行脱售给外国公司,才获得我国政府机构的关注。 “这就宛如回力镖,他们得出国了,回来才会被接受。这主要是部分政府部门对本地的技术缺乏信心。因此,我们与财政部合作推出本地研发产品及服务计划(MySTI)。” 本地公司与本地技术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进行鉴定工作,确认后颁发MySTI的认证标志。这意味,政府部门日后需要相关技术时,会先行与本地公司购买。 “我们从政策方面帮助这些公司。这也是我们的角色之一。”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放眼跻身首30国 由联合国旗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是各国和跨国公司评估创新生态系统、协助政策制定及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 在2024年度的GII,马来西亚于全球133个国家中排名第33名,写下2016年以来最好的排名纪录。在2021至2023年期间,马来西亚的排名是维持在第36名。 郑立慷解释,GII不是只依据一国的科技发展程度评估,而是包含人才培养,也把政府与私人界的研发支出纳入考量。 他提到,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不错,深受各国与企业界认可,尤其在工作态度和知识方面都很好,但本地没有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可留着他们,迫使他们必须前往海外发展。 在访谈期间,他也透露我国将从多方面着手,以推动我国科技与创新的发展: ◆ 半导体方面要走进先进半导体封装、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 ◆ 预计2028年启用属于我国的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 拟在2028年透过我国制造的人体疫苗,实现疫苗主权(vaccine sovereignty); ◆ 希望日后可开发非放射性稀土元素,包括开采、提炼和制造成品; ◆ 发展氢能经济(hydrogen economy),提供可再生能源,以增加我 国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并迈向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 研发支出额需提高 至于研发支出方面,他认为,我国目前只是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用于研发,而私人界的研发支出投入也不高。 “政府与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尚不够多。虽然政府每年有持续增加数额,但综合来看,我们的研发支出还是较低。不过,我们还是会努力,希望可以在2025年的GII进步至第30名。” 在第十二大马计划下,政府通过科艺部推动多个扶助计划,以支持关键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该部门目前在智慧科技与系统方面拨款1.1亿令吉(占43%),以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IoT)、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带动本地企业提升竞争力,推动数字化转型。 在医疗与保健领域,科艺部也投入5800万令吉(占22%),重点支持医药科技、疫苗研发、精准医疗等项目,以提升国家医疗水平,并推动健康科技的创新。 这些扶助计划不仅为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促进技术转移和市场化应用,确保研发成果能真正惠及社会。此外,科艺部在智能城市、环境保护、水源管理及教育等领域亦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科技创新路漫长 对于我国科技发展与新创企业的展望,郑立慷在访问期间坦承,科技在马来西亚的社会中并未受到太大关注。 “我们会去仰望其他国家,觉得其他国家做得很好。可是,我们忘记了:其他国家其实也有经历过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 他点出,每个国家的起步点不一样,有者早、有者迟;其次是具有能力与资源的分别。因此,他希望,人民能够与政府并肩,携手推动马来西亚的科技发展。 “只要我们有决心,以举国之力,尤其在一些我们具有优势的部分,大家一起推动,那我们是可以放眼达到国际水准。”
3星期前
市场情报
程明智:砂沙商家联手 许多商机都能打开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砂拉越分会名誉顾问拿督程明智指出,在砂议会将会立一个新法令,砂拉越在1963年建国契约(MA63)的概念下,已经从联邦政府拿下天然资源与环境资源自主权。过去在联邦宪法没有清楚注明,环境是由哪一方负责,如未清楚说明,联邦政府就会设环境局去处理,如天然焚烧,取缔垃圾处理等。
6月前
邓立文:年轻人严重外流 斗湖邓家宗亲会须重组
(斗湖31日讯)斗湖邓家宗亲会会长邓立文表示,近几年斗湖年轻人严重外流,公会会员也越来越少,理事会今年首大任务就是要重组妇女组和青年团,加强团队。
7月前
经济学家:考量薪金及企业成本 上调最低薪 是合理妥协
经济学家杰弗里威廉姆斯认为,政府将最低薪金从1500令吉上调至1700令吉,是在提高人民收入以及企业担心最低薪金将会增加成本、导致失业和以更高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之间,所达成的合理妥协。
7月前
人力资源部部长沈志强与部门全体同仁 恭贺2025年劳动节快乐
五一劳动节,是属于每一位打工人的节日。我在此向全国所有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上班族,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祝福。上任以来,我常被称为“打工仔部长”,而我为此感到自豪。因为我认为,打工人是国家的栋梁。无论是领最低薪的基层职员,或高薪的专业人士,都应受到平等的尊重、公平地获得法令保障。 过去一年,我推动修改并落实了8项劳工相关法令,旨在扩大社险保障、强化职场安全、赋权工会,确保所有所有劳动者都能安心、体面地工作。 我深知,打工人总是为了家人和生活而奋斗辛劳。政府的责任,就是让你们每天有尊严地去工作、获得应有的待遇,下班后安全回家,与亲友相聚。 我要强调,雇主与员工的利益并非零和游戏。良好的就业环境,不仅能提升企业稳定和员工士气,也有助提振消费力、带动商家盈利,推动国家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展望未来,人资部将朝“4P”的方向,即加强立法、简化程序、强化政策、巩固基本设施,以持续优化劳动环境,深化劳资合作,培养新兴领域人才,让更多人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身为人力资源部长,我会继续与打工人站在一起。我相信,只要员工好,老板就会好。 祝大家劳动节快乐,安康幸福。 ─ 人力资源部部长沈志强 PERUNDANGAN 立法 【职业安全与卫生 (OSH) 】 大马提交C155号公约文件 2024年6月,大马提交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职业安全与卫生公约》(第155号公约)批准文件,承诺依国际标准,全面保障职场安全与健康,助我国进入更多国际市场。 落实《2022年职业安全及卫生(修正)法令》 签署宪报,让延宕近两年的《2022年职业安全及卫生(修正)法令》在2024年6月1日落实,以加强执法力度,提升职场安全水平。 【扩大社险(PERKESO)保障范围】 《1969年雇员社会保障法令》修正案于2024年10月1日生效,把社险缴纳额的上限提高,以提供中高收入员工更好的福利。 修法后,中高收入投保人,特别是月薪RM5,000令吉以上者的保障与福利将提升20%,预计近150万名雇员可受惠。 《2017年就业保险计划法令》修正案也在同日生效,加强对失业员工的支援体系。 【劳工权益】 修订沙巴劳工法令,保障206万名雇员与半岛员工享有同等权益,如: 限制员工年龄最小13岁;剥削儿少的罚金,从RM10,000增至RM100,000;监禁从最多2年增至5年 月薪低于RM4,000者,可享工作日、公假及休息日的加班费待遇(此前仅适用于月薪低于RM2,001者) 每周工时由48小时缩短至45小时 有薪产假从60天增至98天,新增7天带薪陪产假 修订砂拉越劳工法令,确保员工福利与半岛一致 月薪低于RM4,000者,可享工作日、公假及休息日的加班费待遇(此前仅适用于月薪低于RM2,001者) 每周工时由48小时缩短至45小时;增2天法定公假 有薪产假从60天增至98天,新增7天带薪陪产假 明文禁止歧视、强迫劳动及职场性骚扰 《1966年工会法令》修正案9月16日生效 降低员工加入与组建工会的自由和门槛,更符合国际劳动标准 修法生效后,放眼全国工会成员从100万名增加至200万名 《工业关系法令》修正案延宕四年终落实 原订2020年实施的《工业关系法令》修正案终于在2024年生效 改善劳资纠纷解决机制;罢工无需被监禁 履行对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义务 确保大马劳工法律符合国际标准,有助吸引更多外资 PROSES 简化流程 推行“Kesuma工程重构计划”(Rekayasa Kesuma),简化20项申请的作业程序、减少繁文缛节,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关键提升包括: 人才机构(TalentCorp)批准外籍专业员工准证,时间从6至12个月减少到3至15天 社险机构(Perkeso)住院担保信的发出时间从3天缩减到1小时 工业法庭的案件资料调阅过去需耗时30天及RM15.40手续费,现只需3天,免费。 POLISI 政策 【最低薪金调涨至RM1700】 人资部建议将全国最低薪金从RM1500调涨至RM1700,80%的受惠者为大马公民。 【与工会紧密合作】 上任迄今,人资部长拜访了26个工会组织,倾听雇员心声,与劳工站在同一阵线。 今年职工会事务计划(PHEKS)拨款提高至1000万令吉,用以加强技能培训、科技应用及执行研究,进一步推动工会运动。前两年该拨款分别为260万令吉及580万令吉。 【人力局(JTM)技职学院与大企业合作】 去年10月,宝腾(Proton)与马六甲高科技培训中心(ADTEC)合作,提供学员培训和工作机会 今年初,人力局培训学院-华为技术中心在吉隆坡工业培训学院(ILP)启用,迄今已成功培训逾400名互联网与电信人才 PRASARANA 设施建设 位于海墘的槟城人资部大厦今年3月14日正式启用 增设社保上诉庭,惠及北马申诉者,无需再奔波到雪隆处理案件 维持原有2个工业法庭 宣布工业庭将引入AI科技,加速处理判词和庭审记录,降低案件处理成本
2星期前
市场情报
马中总商会:成本涨恐重创中小企 外籍EPF应探讨替代方案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马中总商会)对政府有意在明年通过强制规定所有外籍员工须缴付雇员公积金的建议深感不解,希望政府重新检讨,同时探讨其他方式来达成。
7月前
塑胶厂商公会吁与业界对话 “应无限期推迟外劳缴EPF”
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对政府突然决定强制外籍员工缴纳公积金感到担忧,并强烈呼吁政府无限期推迟这项强制措施,并与业界进行建设性对话。
7月前
沙里尔: 最低薪影响多数人 预算案“劫富济贫”
播客节目《出去一下》主持人之一沙里尔韩旦表示,最低薪金从原本的1500令吉调高至1700令吉,是一项无须政府花费分毫的政策,但广泛波及的是偏低收入的大多数人民。
7月前
刘华才: 引入新税增企业压力 “财案丢中小企定时炸弹”
民政主席拿督刘华才说,2025年财政预算案犹如给中小型企业丢了一颗“定时炸弹”。
7月前
厂联:给业界足够时间调整 外籍缴EPF应展延2年
大马厂商联合会对于政府宣布所有非大马公民员工须缴纳公积金感到震惊,并呼吁政府展延两年后才执行这项政策,让企业界有足够时间调整。
7月前
后座议员俱乐部:防需要者错过补贴 应重审查家庭收入分类
国会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拿督莫哈末沙哈敦促政府重新审查家庭收入分类,以防止真正需要的人错过援助和汽油补贴。
7月前
总会:全马有50万外劳 建筑业月增1亿负担
马来西亚建筑商总会(MBAM)不同意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的,强制所有非公民工人缴纳雇员公积金(EPF)。
7月前
人权委会:包括难民无国籍者 财案无计划保护外国人
大马人权委员会强调,2025年财政预算案缺乏明确的计划来保护外劳、难民和无国籍人士的权利。
7月前
旺阿末达兰:没签署SSPA 12月调薪没份
旺阿末达兰表示,未签署公共服务薪酬制(SSPA)选项的公务员不会受到双重标准的对待。
7月前
佐汉:个人月入10万缴税19% “股息税仅2% 有何错?”
财政部秘书长拿督佐汉说,个人的每月收入若是10万令吉,就需要按法规缴纳19%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如是一个人或企业家的股息收入超过10万令吉,按2025年财案的建议仅需上缴2%股息税又有何错?
7月前
陆兆福:巴士司机月薪2千以上 公交机构不受影响
交通部长陆兆福今日说,将于明年2月生效的最低薪金制并不会对公共交通如巴士司机构成影响,因为巴士司机的平均工资是2000至3000令吉。
7月前
公服局总监:政府派500援金 公仆应回馈最佳服务
公共服务局总监丹斯里旺阿末达兰吁请公务员改善公共服务传递系统,以更好地为民服务,这与政府在2025年财政预算中对他们的奖励和关怀一致。
7月前
全国总商会:需公私领域努力 财案执行应高效透明
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NCCIM)敦促政府确保2025年预算案的实施高效且透明,并且需要公共和私营领域的共同努力。
7月前
公积金局:强制外籍缴纳 确保人人获社会保护
雇员公积金局首席执行员阿末祖克南指出,强制规定所有外籍员工需缴付公积金,是确保所有员工都能获得社会保护。
7月前
2025财政预算案|赛沙迪:定义未明朗 不应提及T15群汽油津贴
麻坡国会议员赛沙迪批评政府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到T15收入群体的行为,认为在尚未确定其定义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并不合理!
7月前
2025财政预算案回响 | 借富扶贫 整顿前进
本期《投资致富》特邀4位税务专家与投资主管,剖析财案的各项措施,解读其对国家经济、资本市场及企业发展的利好与挑战,帮助投资者提前布局未来。
7月前
更多
whatsapp
facebook
email
evernote
gmail
iorbix
kakao
kindleit
kooapp
line
linkedin
messenger
outlook
skype
telegram
tencentqq
trello
tumblr
twitter
viber
weibo
yahoomail
yummly
下一个
结束导览